王广金是我的二姨夫,怀安县阎家沟村人。14岁被国民党抓壮丁入伍,新保安战役后加入人民解放军,参加过解放太原、甘肃、宁夏和抗美援朝战争和国庆五周年天安门阅兵,退伍后回到怀安、万全县工作。他是战场上幸存下来普通士兵中的一员,名不见经传,也没有赫赫战功。 解放战争、朝鲜战争的血雨腥风中这些革命军人没有倒下,是他们和牺牲了的战友用血肉之躯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与长治久安。我很崇敬我的姨夫,他所经历的事是一段让人难忘的历史。
被俘虏,解放开始新征程
当我军完成对平、津、塘的战略包围后,22日早7时10分,对新保安发起总攻,156门大旭向新保安东关35军防守阵地一顿狂昏乱炸,经过一个小时的炮击,12米高的新保安城墙被轰开了一个缺口。9时许,解放军在东南面从炮火轰开的缺口和用爆破炸开的东门攻入城内,郭景云自杀。西南角王广金所在部队开始还在向外射击,后来听到城内枪声大作,估讣解放军己攻入城内,就纷纷丢掉枪支,他也丢掉了军号,等待接受解放军的收编。
被俘后,开始往蔚县开拔接受整编,途中改去宜化。路上王广金穿着大头鞋行军太累了,一头栽倒在路边。解放军的一个营长正好骑马过米,见他还是个孩子,就把自已的马让给他骑,解放军的军官如此对待一个国民党的俘虏,王广金第一次深切地感受到了解放军和国民党的不同,坚定了限解放军走的决心。
到了宜化,解放军对他这个“小国军"继续优待,别的俘虏没碗就用头盔吃饭,而给他用碗盛饭。由于号兵比较缺,第二天,就把他一个人送到了北京南口。后来,去了昌平杨得志19兵团63军187师炮兵团当了司号员。在昌平补训团,每天教员给从国民党军队整编过来的官兵上课、开诉苦大会。经过一两个月的学习,教育,使16岁的王广金从一名国民党的旧军人变成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。
1949年3月下旬,19兵团经石家庄、井陉、阳泉、寿阳,到达了太原南部的榆次。在榆次作了一月的休整、准备,4月24日早5点30分,对太原城发起了总攻。在解放太原时,战场联系都用军号。王广金在昌平,系统地学习了军号吹奏方法。军号是唇簧气鸣乐器,靠嘴唇振动发音,通过移动舌头来变音,其发音音高取决于吹奏者的唇肌紫张程度,可以吹出由低到高大约七个到十几个泛音。分“起床、出操,开饭,休息,集合、防空、冲锋、前进"等众多内容,就连战场联系,喊人也能用军号来实现。
太原解放后,他所在的部队连城也没有进,就南移到太谷、祁县整训,准备进军大西北。
1949年6月9日,63车渡过黄河,王广金随所在炮兵团到达陕西富平地区集结。解放西安后,19兵团划归第一野战军指挥。王广金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随部队参加了兰州战役等,并于9月24,25日进入银川,亲历丁宁夏全境的解放。1949年11月30日,中央决定19兵团移驻陕西,杨得志兼任陕西军区司令员。王广金随部队在陕西生产了一年,开山放炮为陇海铁路天(水)宝(鸡)段建设开采石子。(高 贵,万全区广播电视台台长,主编)
标签: 抗战老兵